教师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风采 >> 正文

【教师风采】用辛换心,用心迎新

发布日期:2020-11-23

33903758这些平凡的数字背后有着不平凡的意义,33个新生班的班主任工作由软件与大数据学院的13名辅导员分担,同时大家还要承担全院3758名同学的管理工作。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压力、是挑战,也是软件与大数据学院每一位辅导员应承担的责任。

疫情下学生的管理对我们辅导员的管理水平极具挑战性,同时工作量也大幅增加。景露老师从学校要求学生在“今日校园”打卡开始就牵头负责全院3030名学生在今日校园打卡;20级新生报到前14天每天信息的发布和收集,连续226天,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日。夜深人静她还在统计数据,对个别班主任、学生的不配合还须极具耐心的叮咛和催打卡,范征宇老师在924日接手日常数据统计后说每天没有在晚上十一点前睡觉的……面对疫情学生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陈淼老师顾不上陪伴一双儿女,逐一排查原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召集在寒假中的朋辈咨询员,通过“软大树洞墙朋辈咨询”平台给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她自己也加入了我们学校和江苏教育科技工会南师心理热线咨询中。

在相对封校管理的大局下,正确把握管理尺度,围堵学校各环节的疏漏成了我们的工作重心。大二、大三共57个班级的日常管理,安全教育,特别是28个毕业班即将上岗学生的心理变化,都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对我们来讲电话铃声就是命令,特别是深夜的铃声,是向我们吹响的处理突发事件的冲锋号,负责日常管理的老师时刻处于待命状态!她们多次往返于医院、学校。每次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理,明确工作方向,消除安全隐患是前提,学生的配合和家长的认可让我们倍感欣慰。

迎新工作的准备和落实是否到位,对新生的引导至关重要。创新迎新方案,由学工办分管日常工作的老师、学生党支部书记、分团委书记共同制定,每个细节都要反复推敲,斟酌,落实。软件与大数据学院学生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贯穿迎新始终。我们团队成员在思考要让新生到校的第一天就有回家的感觉,事前搜集新生的生活照,让他们在校园能找寻到自己的身影;在新生到校第一天让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有初步感受,我们请优秀校友王国旭组队来校进行机器人展示,通过无人机喊话让软大学子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激发他们对专业学习的热情;为了让新生到校第一天了解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领导、老师、学长、学姐的付出,让他们懂得感恩,我们录制视频在迎新地点通过大屏循环播放……

迎新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记录着我们的付出,记录着我们的收获。

新生宿舍安排是我们工作的难点,学生多,宿舍少,混楼入住增加管理难度,这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当老师、同学们享受国庆假期时,韩泉老师,吴旦老师、吴晓玉三位老师为妥善编排宿舍绞尽脑汁,把1500多名学生安排在3号、5号、6号、7号、9号、12号等6幢公寓,得到学工处领导的肯定。韩老师没有时间照顾怀孕的妻子;吴旦老师拖着受伤的脚来回往返于公寓与办公室之间;吴晓玉老师带病工作在一线。

学工办的老师们参与班主任助理的选拔,为后期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史琰聆老师婚期临近仍积极完成繁琐的入学教育编排工作;大家集体备课,王卫霞老师用经验提出授课技巧;程雪雪老师分享开学第一课的课件和视频;新入职的黄海蓉老师落实着新生团体操的编排和训练:军训工作有序进行……

我们每天都处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除了按部就班完成各项工作,还要思考着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全面为学生服务,不夸张的讲大家上厕所都要一溜小跑。办公室里各种收集的资料像一座座小山,加班成为一种常态,家成了“旅馆”,办公室成了主“战场”!虽然我们因劳累感冒了,嗓子哑了,走路颠簸了,忙得腰直不起来了……我被同事们务实、诚信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感动,身教重于言教,软件与大数据学院的辅导员们给学生们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我们下一步想有更多的时间深入到学生中,重点打造优良学风,相信有这样的传承软件与大数据的学子们将有一个灿烂的明天!(文、图/时倩 朗读/景露 审/赵宇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