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关于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我校智能装备学院教师付天宇博士申报的“基于自适应动态叠加磁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感应加热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正式立项,资助类别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这是我校自201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资格以来,首次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第一单位取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实现了我校国家级基金项目立项的历史性突破。
付天宇博士出生于1991年,2022年3月入职我校,仅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他以我校为第一单位共发表论文4篇,其中SCI论文3篇,中文EI论文1篇,现被聘为Advanced Composite Materials等,3个SCI期刊审稿人。
项目源起“偶然”此后五年坚持不懈
付天宇博士就读于哈尔滨理工大学,研究领域为复合材料。2019年8月正值博二期间,他跟随导师赴德国参加复合材料的行业展会,见到了由瑞士一家公司展出的关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感应加热的一台样机,它是该公司首套融入了前沿加热技术的还处于试研发阶段的样机。付天宇平时就关注这一领域的有关研究动态,看到样机后,他仔细了解其技术。
回国后,他多方研究该领域的资料,发现传统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比如碳纤维汽车壳体)主要以热辐射、热对流和热接触等方式实现加热固化成型,热量以传递的形式由材料表面逐渐传导至内部,导致材料在固化成型过程中有较大的能量损失,造成加热效率偏低,同时材料厚度方向温度场均匀性差。经研究,他敏锐地预测碳纤维复合材料加热方法的创新是一个新的热点,值得继续深入研究。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边完成博士学业,边在导师的指导下,聚焦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加热方法的创新,并及时将研究成果形成论文发表。截止2023年3月(即在申报国自科项目前),付天宇已经发表了SCI论文9篇,其中1篇SCI2区为约稿,发表中文EI论文3篇。
付天宇表示:本次获批的项目源起虽属“偶然”,但这个项目背后依托的研究领域并不是“偶然为之”。要想产出高质量成果,需真正进入一个科研领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本项目在前期研究过程中,需基于大量实验过程,有个阶段的实验大概持续了4个月,期间某一次研究中参数匹配出现了失误,反而导致了加热过程中温度场均匀性的提升,经过分析后项目提出了基于非线性激励方式的感应加热模式,该模式竟然成为了这次申报国自科项目的一个创新点。
作为青年教师,付天宇进入学校后,除了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还担任了22级新生班的班主任。“白天在学校处理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管理等工作,只有晚上能静下心来从事自己的科研,经常凌晨两三点才入睡,有时候还会做通宵。”付天宇认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基金的获批是自己科研规划中的一个收获,但并不是终点。
科研路上 需多维度交流
回顾自己的科研之路,包括这次项目能获国自科基金立项,付天宇表示除了自己五年的坚持,更多的也得益于平时与相关领域专家、企业行业工程师、研究院所专家、高校专家的高频度交流。比如,付天宇经常会与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复合材料中心的几位研高工就科研和工程方面进行了一些沟通。以复材加工为例,当下很多制造企业设备和制造方式相对比较落后,低端市场的加工能力已经达到饱和,中高端设备仍然较少,目前国内大飞机制造所急需的铺放机和铺丝机国产化困难。高职院校主要面向应用领域,而当下市场环境和需求不再是简单的加工制造和设备调试,工程化项目同样需要理论支撑。
工作之余,付天宇也会多渠道获取并研读文献资料,了解目前国内外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加热领域的主流做法和相对前沿的研究思路,以便于自己在做科研项目时找到合适的研究方向和关键点。当然,他也与读博的母校及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的专家保持联系,互相交流研究进展和困惑,遇到问题,也向他们寻求帮助。
常信院科研氛围良好期待与专业团队合作
作为博士引进人才,付老师表示:来常信院一年多的时间,感受到学校良好的科研氛围,相关管理部门及领导对他的科研工作提供了诸多支持,让他能潜心研究。据了解,付老师获批的国自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周期为2024年至2026年,原则上不允许延期,研究成果要按当时申报书预计的完成,包括论文4-6篇,其中SCI论文3-5篇,发明专利2-3项,软件著作权1-2项,建立CFRP感应加热综合实验台,培养青年教师2-3名。付老师坦言:时间紧、任务重。学校将按1:1配套科研资助金,也将全力支持付老师保质保量地完成研究目标。
该项目不仅是理论方向的研究,同样有应用领域的研发,例如本项目中为了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感应加热过程中温度场的均匀性,提出的电磁非线性激励方式的实现需要研发一款新的感应电源和控制系统,需要设计电源的控制电路,研发和制造新型电路板,以上工作需要具有自动化和机械设计等专业的教师加入。付天宇期待三年后,能在常信院组建一支专业研究团队。
付老师老师表示未来需要更加努力,勇于探索、不断突破、团结协作,踏踏实实做好科学研究,不断尝试和探索,争取做出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科技处供稿 图文/黄丽娟 审核/赵宇萱 吴昊 吴青萍)